子夜四时歌·夏歌·二
萧衍〔南北朝〕
闺中花如绣,帘上露如珠。
欲知有所思,停织复歭。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闺房中的花就像刺绣,帘子上的露就像珍珠。
想要知道她是不是心有所思,你看她已停止纺织还在那儿徘徊踟蹰。
注释
歭:表现欲归还某物时的犹豫与缠绵心境。
简析
此诗写闺中女子在如绣繁花、似珠晨露之景下,因有所思而停织徘徊的情景,展现其内心的惆怅与情思。诗中以细腻笔触勾勒出闺房外繁花似锦、帘上露珠晶莹的美丽画面,造出清幽静谧氛围,为下文女子情思作铺垫;后两句笔锋一转,聚焦于闺中女子,生动刻画其因思念而陷入沉思、无法专注劳作的状态,含蓄表达出女子内心深处的情感波澜。
萧衍
梁高祖武皇帝萧衍(464年-549年),字叔达,小字练儿。南兰陵郡武进县东城里(今江苏省丹阳市访仙镇)人。南北朝时期梁朝政权的建立者。萧衍是兰陵萧氏的世家子弟,为汉朝相国萧何的二十五世孙。父亲萧顺之是齐高帝的族弟,封临湘县侯,官至丹阳尹知事,母张尚柔。他原来是南齐的官员,南齐中兴二年(502年),齐和帝被迫“禅位”于萧衍,南梁建立。萧衍在位时间达四十八年,在南朝的皇帝中列第一位。在位颇有政绩,在位晚年爆发“侯景之乱”,都城陷落,被侯景囚禁,死于台城,享年八十六岁,葬于修陵,谥为武帝,庙号高祖。 125篇诗文 27条名句
承宫樵薪苦学
《后汉书》〔南北朝〕
承宫,琅邪姑幕人。少孤,年八岁,为人牧豕。乡里徐子盛明《春秋》经,授诸生数百人。宫过其庐下,见诸生讲诵,好之,因忘其猪而听经。猪主怪其不还,寻之。见而欲笞之。门下生共禁,乃止,因留宫门下。樵薪执苦,数十年间,遂通其经。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南北朝〕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