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赠李愬仆射二首·其一

王建 王建〔唐代〕

和雪翻营一夜行,神旗冻定马无声。
遥看火号连营赤,知是先锋已上城。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部队冒着风雪严寒全营出动,夜袭蔡州,军旗已经被冰雪冻得僵硬,不能飘扬,军纪严明,人马无声。
身在远处就看到预先约好的火号到处亮起,知道先锋部队已经攻下了蔡州城。

注释
和(huò)雪:大雪纷飞,人与雪混在一起。
翻营:倾营出动。
冻定:指战旗冻得发硬,不能招展飘动。
火号:举火为信号。

参考资料:完善

1、 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760
2、 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446-447

创作背景

  唐宪宗元和九年(814),彰义节度使吴少阳死,其子吴元济割据淮西(今河南汝南一带),与朝廷相对抗,严重地影响了唐王朝的巩固和统一。元和十二年十月的一个风雪之夜,著名将领李愬发兵九千,以降将李祜、李忠义率三千精兵为前驱,急行军六十里,首先袭击了军事要地张柴村,然后取道一条从没有走过的险路,冒着大雪行军七十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仅在一夜间,就攻下了顽敌老巢蔡州城,生擒了吴元济。《新唐书》称其“功名之奇,近世所未有”。王建这首诗就是描写这次战役的。此诗为组诗第一首。

参考资料:完善

1、 绛云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772-773

赏析

  这首诗以平蔡战役为题材,抓住天气的极端恶劣与部队纪律的高度严明这两个特点,着力刻画,写得生动形象,不落俗套。

  “和雪翻营一夜行”,“和雪”,与雪搅和在一起,说明是在大雪中行动;“翻营”,倾营出动,足见规模之大;“一夜行”点明是夜晚奇袭。这句诗七个字,分为三层,一层一转,不但读来铿锵有力,而且以诗句强劲的节奏再现了部队顶风冒雪夜间急行军的情景。

  “神旗冻定马无声”,紧承上句,军旗都已经被冰雪冻得僵硬,不能飘扬。在如此奇寒之中,读者会想到人该会怎么样。但接下去却没有写人,而出人意外地写了马,他是以“马无声”来引导读者去想象人的无声。试想九千人的部队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赠李愬仆射二首·其一》是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写夜行军和破蔡州城的情景。诗的首句以强劲的节奏再现了部队顶风冒雪夜间急行军的情景;次句可见军纪严明,将士们斗志的无比高涨;后两句避开正面描写激烈鏖战、波澜壮阔的战斗场面,只摄取了一个“遥看”的镜头。全诗笔酣墨饱,气势飞扬,写尽蔡州之役,令一个运筹帷握、指挥若定的名将形象和不畏艰难,作战骁勇的先锋将士形象都跃然纸上。

王建

王建

王建(768年—835年),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唐朝诗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太常寺丞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与张籍友善,乐府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 411篇诗文  347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己亥岁二首·僖宗广明元年

曹松 曹松〔唐代〕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传闻一战百神愁,两岸强兵过未休。
谁道沧江总无事,近来长共血争流。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

高蟾 高蟾〔唐代〕

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
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阿房宫赋

杜牧 杜牧〔唐代〕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不知其 一作:不知乎;西东 一作:东西)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见者,三十六年。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有不见者 一作:有不得见者)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2025 333诗词古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