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睢宁
杨于臣〔明代〕
季札报徐君,冢树挂剑锋。
至今泗水南,高台遗芳踪。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季札为了报答徐君的情谊,在他去世后,将宝剑挂在他的墓前树上。
直至今日,在泗水的南边,那座高台之上,依然留存着这段佳话的芬芳足迹。
注释
季札:春秋时期吴国贵族,政治家、外交家、文艺评论家。
冢:坟墓。
题灯上人竹卷
李流芳〔明代〕
往岁己酉北上,舟过莲泾,访双林上人于积善庵,出所画竹卷属余题字。以后每经吴门,数欲过庵中而不果。盖不见上人者,六年矣。幽窗净几,薰茗相对,今日如复理梦中也。
上人屋后有美竹千竿,净绿如拭,今遂化为乌有。而上人笔墨乃益进,新枝古干,披展森然,如见真竹,岂此君神气都为上人摄尽,不复生理耶?冁然一笑,遂题其后。甲寅清和月。
楚人有不识姜者
江盈科〔明代〕
楚人有生而不识姜者,曰:“此从树上结成。”或曰:“从土地生成。”其人固执己见,曰:“请与子以十人为质,以所乘驴为赌。”已而遍问十人,皆曰:“土里出也。”其人哑然失色,曰:“驴则付汝,姜还树生。”